据了解,神东在布尔台煤矿建设项目通过验收之后,将严格遵照验收委员会的意见,按照五定原则,制定严密措施,强化责任落实,全面整改,确保矿井设施完善,规范运营。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小鹏,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总经理王金华出席签约仪式在《安全生产法》修订预备会议和东北、西北片区座谈会的基础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还将召开西南、华东两个片区座谈会,邀请国务院法制办有关领导参加,广泛听取各省(区、市)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的意见建议,分别提出《安全生产法》修订稿。
石军副省长结合多年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经验,对修订《安全生产法》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要针对安全生产工作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进一步强化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明确和强化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一是修订的原则。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生产法》修订工作组将进一步结合国内外安全生产立法经验,把一些有效措施纳入《安全生产法》修订稿,争取在11月底拿出高质量的《安全生产法》修订初稿,提请安全监管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第三,要全力做好《安全生产法》修订的相关工作。四是提出《安全生产法》修订初稿。
在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同时,综合运用政治、法律、经济等激励约束手段,促使其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以来,对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生产安全事故逐年大幅下降,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通过整合规范,全市矿业开发秩序明显好转,实现了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安全生产事故明显下降的良好局面。
具体措施为:由规模企业对矿区范围及生产能力小的矿山进行整合。对周围无相邻矿山仍有空白资源的矿山,属行政划拨的收回采矿权,通过招拍挂形式整合。全市国土资源部门还利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对群众进行广泛的矿情、市情宣传教育,提高大家的认识,增强矿产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念、环境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为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管理和环境保护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乌海市是上世纪50年代末依托开发煤炭资源而建设起来的新兴工矿城市。
截至今年11月底,乌海市采煤沉陷区居民搬迁一期工程基本完工,2887户居民将喜迁新居。占有资源储量已枯竭的矿山采取关停处理。
近年来,乌海市市委、政府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整合和规范力度,坚决关闭储量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技术水平低的矿山企业。棚户区居民搬迁改造项目作为当地最大的民生工程于2007年开工,涉及4万多户、10万多人,目前已经开工建设14778户。地方煤炭地下开采矿山回采率,由整合前的不足35%提高到65%,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由原来的20%提高到80%,煤炭综合利用率由原来的不足10%提高到60%,煤炭开采、洗选加工形成的煤矸石利用率达到80%,中煤利用率达到100%,石灰石综合利用率由原来的80%提高到95%以上。经过两年整治,这里的面貌焕然一新,并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乌海市是一个典型的矿业城市,30多年的矿产资源开发既繁荣了经济,也诱发了许多地质环境问题。建设初期,按照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进行矿区建设,矿区居民的房屋依矿而建,房屋建筑标准低且简陋,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排水、供热、供气等配套基础设施,绝大多数房屋早已超出使用年限,有些房屋因年久失修已成为严重危房。站在新形势的战略高度,乌海市市委、政府提出要建设生态绿洲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城市和打造自治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近日,记者深入矿区一线进行了实地采访。
对占有资源储量大、无资金投入、发生事故的矿山进行关停,重新进行招拍挂处理与市内深加工企业合作开发。全市参与整合的矿山企业全部签订了整合协议,完成了资源整合划定矿区范围批复工作。
乌海市以煤炭资源开发为主要产业,是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为支持包钢和全国经济建设而开发的能源基地,60年代以后逐步形成了两个中央煤炭企业乌达矿务局和海勃湾矿务局。据乌海市沉陷区搬迁改造指挥部负责人介绍,与棚户区改造相配套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医、学、幼等配套工程已经陆续开工。
先关闭、后整合就是把矿产资源整合与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效益、环境效益与安全生产相结合,将整合工作与矿业权实地核查、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工作有机结合起来。2006年,乌海市市委、政府提出引导矿区人口向城区集中 改善人居环境的奋斗目标。建立矿山管理机构9月18日,记者来到乌海市乌达区的巴音赛沟矿山砂场环境整治工程现场,一片片绿色屏障和饶有生机活力的生态休闲广场,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据乌海市国土资源局乌达分局局长张树森介绍,从2009年开始,他们关闭大小砂场十几家,引进了黄河水,进行了绿化和改造。关闭整合后,全市煤矿全部实现了正规采掘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打造安居工程9月18日,记者一行来到乌达区新达社区。
关闭325家违规企业据乌海市国土资源局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2005年资源整合以前,全市各类矿业权布局呈现出星罗棋布、遍地开花的局面,各类持证开采矿山达到442家之多,由此造成的乱采滥掘、超层越界、非法转让、低价竞争、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全市矿产资源健康有序地发展。61岁的居民邢先生高兴地告诉记者:我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是因为党和政府的政策好! 邢先生原住在乌达区旧采矿沉陷区,他的房子又小又破,房里没有污水排放设施。
乌达区市民刘梦对记者说:这里以前尘土飞扬,根本不能驻足,现在真是一个不错的地方,每到夏季,市民们都要来这里小憩、休闲。从2005年起,乌海市市委、政府提出了先关闭、后整合的新举措,以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共关闭了325家无矿石合法来源、污染环境、生产工艺落后、技术水平低、综合回收能力低的选冶企业。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一家人生活了30多年。当初,按照先生产 后生活的原则进行矿区建设,污染较为严重,环境一度恶劣。
于是,乌海市在开发管理和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节约集约观念和保护意识,真正做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棚户区的改造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赞扬,许多搬迁户自发地给指挥部送锦旗、写感谢信,并利用社区公告栏歌颂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小矿之间整合成大矿,或大矿收购整合小矿。先关闭后整合全市小型煤矿由2005年的126家整合为目前的53家,非煤矿山由316家减少到148家,矿业权数量减少54.5%,煤矿全部实现了正规采掘作业。
在记者问及乌海市矿业秩序整顿的现状时,乌海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白永昌说。乌海市共确定4个煤、铁重点整合矿区,37个整合对象。
此外,乌海市政府根据矿山建设和企业规模的大小,建立起矿山管理机构和监测体系,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实现了国家对矿产资源最严格地管理,逐步建立起包括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规模经营和环境保护等内容的综合指标及保护措施。结合地区特点,创造性地总结出一套先关闭 后整合的矿产资源整合模式
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的竣工投运,引起各大媒体高度关注。基于互联网实现对智能家居的远程控制以及智能终端、智能插座等尤其引起了记者的浓厚兴趣。
在嘉铭红树湾智能小区智能家居样板间,中央媒体记者亲身体验更加安全可靠、清洁环保、高效便捷的智能生活方式。在永定洲电动汽车充电站,中央媒体记者对充电站规模、运营方式以及站内各项配套设施进行全面了解。新华社记者对电动汽车充电过程、充值卡使用等进行现场体验。9月21至22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22家中央媒体近30名记者,走进中新天津生态城,体验式报道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
据悉,近几天多家中央媒体将陆续以电视、广播、文字和图片等多种形式,对生态城智能电网作出集中报道,叫响智能电网天津品牌。中央媒体记者在现场深度采访了生态城智能电网6大环节12个子项先进的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特性,对智能电网服务民生的社会意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供电高可靠性以及先进的微网系统等表现出极大的采访热情。
所有媒体记者共同乘坐电动汽车亲身体验清洁能源汽车所带来的低碳环保新生活基于互联网实现对智能家居的远程控制以及智能终端、智能插座等尤其引起了记者的浓厚兴趣。
9月21至22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22家中央媒体近30名记者,走进中新天津生态城,体验式报道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中央媒体记者在现场深度采访了生态城智能电网6大环节12个子项先进的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特性,对智能电网服务民生的社会意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供电高可靠性以及先进的微网系统等表现出极大的采访热情。